News
高雄市杉林國小深耕食農教育跨領域教學
日期:2022-01-03 09:29:14 | 瀏覽次數:2555
c
來賓:陳佳正主任、潘啟忠老師
杉林國小「幸福溫度-就是廚房的溫度」
食農教育跨領域課程分享-陳佳正
「佳正」老師的「家政」課
杉林國小陳佳正主任為了孩子的廚藝課程與文創商品的歷程,利用暑假取得中餐與西餐的專業丙級證照。以杉林當地盛產的瓜果為食材,進行各式家常菜、點心、糕點的教學課程,學生利用課程所學,感恩師長(週三下午進修時間的點心,來賓與師長都讚不絕口)、畢業典禮的謝師宴,也進而感恩家人,除了讓孩子在家幫忙做家事、協助料理晚餐外,學校在歷年母親節活動,也舉辦為家人做菜、做蛋糕、做餅乾等食藝課程的活動。
在地食材~杉林白玉苦瓜
余光中曾說:「如果讀友要讀我的詩就讀《白玉苦瓜》。」「瓜而曰苦,正象徵生命的現實。但是經過了白玉-也就是藝術的轉化,不僅延續,也更提升了真苦瓜的生命。生命的苦瓜成了藝術的正果,這便是詩的意義。」-余光中《白玉苦瓜‧自序》
杉林孩子也一樣,疾風知勁草,越艱難的環境與生活,經由生命的淬鍊與轉化,提升自信與成就!利用在地料理的課程,孕育未來的體貼總舖師!
利用「食藝課程」,讓學生認識在地、認識家鄉瓜果產業;「食藝課程」是為了重要的人付出與奉獻,為了家人、也為了師長;「食藝課程」更是「記憶與文化」的傳承,讓阿嬤、媽媽的手路菜,永遠流傳下去,讓記憶中的好味道陪伴下一代一路成長。
跨領域美感課程~杉林布包-愛與溫暖的包覆
杉林國小部分學生,來自「杉林大愛村」,那裡是莫拉克風災後由慈濟基金會所興建的3座大型永久居留屋群之一,「杉林大愛縫紉生產合作社」裡的一群在地杉林媽媽們,在逆境中不畏困難,仍舊像大樹般重建家園,靠媽媽們的雙手,從代工到縫製布包,到自創品牌,體現過去「合作社」自助人助、自己的工作自己創造的精神。
杉林國小讓學生發想自己的畢業旅行,這樣「夢想的起點」引發學生,自學與「勤奮動機」,創造屬於自己的「畢旅商機」:「微甜幸福-杉林愛讀『酥』」。
透過【孩子用心「製作糕點」 + 媽媽愛心「縫製布包」 = 社會大眾「幸福的發心」】,籌措學生的畢業基金外,也成為媽媽們賺錢養家的生活基金,而媽媽們手縫的布包也具備了「環保意識」,有別於過去的過度包裝,媽媽們縫製的布包,是可再利用的小提袋,包覆著孩子細心烘焙出的暖心糕點,對於善心人士購買而言,可謂「一口滋味,兩份肯定」,肯定孩子的努力,也肯定了媽媽親手縫製的用心!
跨社區的凝聚力~融合社區及學校
結合在地鄉親一同推動城鄉之發展,攜手共創永續城鄉,絕對不能忽略耆老的價值,學校教育的「農藝、食藝、手工藝」,均須依靠耆老的傳承,讓孩子學習尊重、敬佩、欣賞社區的文化與耆老。
還記得,有一次端午節的包粽子活動,我們把學生帶到社區活動中心,請阿嬤親自指導學生包粽子,學生回到學校,對自己的阿嬤說:「我阿嬤好厲害,會教校長和老師包粽子耶!」老人家的那種成就感油然而生,透過社區與學校的緊密連結,讓老人家從「老有所依」到「老有所為」,除了讓孩子有成就感之外,家人與社區也感到非常驕傲!
未來的起點~培育一個孩子,需投入整個社區的力量!
「家庭教育」是「學校教育」的基礎,而「學校教育」是整個教育階段的關鍵,「社會教育」是「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」的延伸,這三者就像一條鏈子,任何一方脫節,都會影響到整條鏈子的完整性。
杉林國小從跨領域的食農教學,由學校教育串聯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,達成「永續城鄉」、「社區共榮」的教育使命,雖然城鄉固然有差距,但我們找出偏鄉的差異、獨特與熱情。希冀透過孩子自身的力量去翻轉自己的命運、甚至翻轉家庭、翻轉整個偏鄉社區的未來!
about
因為自己要用最好的辦公室,又找不到喜歡的空間...
索性自己打造一個讓人驚喜的空間,現在~我們要與更多人一起共享這個空間:
Coworking Space
所以共享辦公室在一個開放且寬廣辦公空間,與其他小型公司、團隊或者個人共享辦公空間或辦公桌椅,且提供比商務中心更短期彈性租賃服務,及完善的人脈網絡系統、辦公室設備及專業的秘書服務。
Read More不但有工作的氣氛,周圍的人有類似價值觀也較能認識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。開放的工作空間容易營造工作氛圍,以及有很多機會能與旁人了解工作上火花及工作資訊(所以也稱為共享辦公室),另外經營者也會從旁協助常舉辦活動來促成使用空間的人更加熟識,所以共同工作空間是新創者的試煉地及人脈養成處也不為過~
Read More